在2026年世界杯预选赛中,中国队的表现遭遇了重大挫折,以3胜7负的成绩积累了9分,最终排在小组的第5位,再次无缘世界杯正赛。这意味着中国队离世界杯的舞台已经整整23年。与此同时,在韩国举行的东亚杯中,中国足球再次遭遇惨败,面对韩国的“二队”阵容,中国队的差距依然显著,最终以0-3惨败。而不久之后,中国香港队也以1-6的比分败给了“日本三队”。尽管日韩球队在本场比赛中并未召入海外踢球的球员,阵容内多数都是替补及年轻球员,但他们在实力上的差距仍遥不可及,形成了对比鲜明的0-3与1-6的结果,这或许揭示了足球在两国已经成为真正的国民运动。
在中国队与韩国队的较量中,中国队全场表现得相当被动,甚至没有一次射门命中目标,而对手在控球率和射门次数上均占据上风。面对对方的高强度逼抢,中国球员在控球及传球方面也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中国队似乎只能选择不断回传,放弃进攻。显而易见,中韩两国在足球的理解上截然不同,韩国队展现出了积极进攻、密集逼抢的战术,而他们的传球、接球、转移等技术环节均显得十分流畅合理。相比之下,中国队的攻势几乎无从展开,很多球员对前场的逼抢显得犹豫,毕竟他们在技术上并不占优势,上前逼抢只会被对手轻易过掉。在以0-3落后的情况下,中国队在比赛最后时段的表现简直就是一种煎熬,频繁回传也没能改变比赛的结果,最终以0-3败给对手。
接下来,中国香港队面对日本队的较量则显示了更为悬殊的差距。尽管人们曾认为中国香港队拥有不少中超球员,而日本则未召入旅欧球员,携带的是日本联赛的球员,其中有许多人甚至连世预赛资格都未获得,然而比赛的进程却让人失望。上半场,日本队便以5-0取得了绝对领先,名不见经传的混血球员热尔曼-良更是一人独中四球。下半场虽然日本队有所保留,仅进一球,而中国香港队也艰难地攻入一球,但最终还是以1-6的惨败告终。
展开全文
显而易见,日韩足球在亚洲的领先地位是毋庸置疑的。两国球队不仅在世预赛中获得了出线资格,还在积极筹备明年的世界杯正赛。在东亚杯的比赛中,他们更是轮换了替补甚至第三梯队的队员,展现了自己厚实的人员储备。日韩足球的深度显然值得我们深思。实际上,韩国联赛和日本联赛的球员并不是这些国家最优秀的选手,真正顶尖的球员如孙兴慜、三笘薫和远藤航等都在欧洲赛场上拼搏。
日韩两国已经能够组织出由全员旅欧球员组成的首发阵容,未来更是有可能连替补也全是来自欧洲联赛的球员。而这一切的背后,正是得益于日韩成熟的青训体系以及高水平的职业联赛。根据统计数据,日本注册的足球运动员总数高达83.44万人,而韩国也有大约35万的注册球员。相比之下,2024年国际足联的统计显示中国注册的足球运动员数量不足8000人。尽管中国拥有14亿的人口基数,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却显得相对微小。而日韩的人口较少,但踢足球的人却多得惊人,每个位置都有丰富的选择,而中国足球面临的选择则显得相对稀少。
在欧洲,德国的注册足球人口同样不容小觑,达到185.2万,这一数字占其全国总人口的2.2%。其中,18岁以下的年轻球员约有90万,注册教练人数也多达12.9万,俱乐部数量更是达到了2.07万家。或许,真正的国民运动,莫过于足球这一项目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